党务耕耘初心路 丹心映照党旗红
2025-07-14???08时31分 浏览次数:

——记承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,滦平县大屯镇党委委员、组宣委员陈丹丹


本网记者 徐微微


当暮色四合,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,被灯光投映在窗上,仿佛一幅无声的剪影——这是陈丹丹无数个夜晚的寻常姿态,更是她为党务工作倾注心血的生动印记。


从滦平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会计主管的严谨细致,到大屯镇党政办公室主任的统筹协调,再到专职组织员的精耕细作,直至今日肩负组宣委员重任,她的每一步足迹,都走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。


自2008年那个庄严宣誓的冬日,党徽便成为陈丹丹心中永不熄灭的明灯。她主持开展的“党员学习日”,内容从不流于形式,而是聚焦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,引导党员将理论“养分”转化为破解难题的“钥匙”。她常说:“只有我们信念的根扎得深,鲜红的党旗才能在一线高高飘扬。”正是这份对信仰的执着与清醒,让她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始终锚定航向,成为大屯镇党员干部信赖的“政治引路人”。


从事党务工作后,陈丹丹将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与基层实际熔于一炉。她协助镇党委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责任落实,五年来协助召开镇党委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20次,协助党委研究规章制度,拟定“镇领导干部AB角工作制度”,推动机关服务效能大幅提升。她的案头,总放着写满思考的笔记本——那是她用无数个日夜的深耕,为党务工作精心培育的沃土。


陈丹丹的办公室,大门常为党员群众敞开。无论是老党员的政策困惑,还是新党员的成长烦恼;无论是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,还是发展遇到的瓶颈阻碍,她都视作沉甸甸的责任,耐心倾听,倾力解决。她包保奎木沟村和蔄子沟村时坚持将党建工作贯穿始终,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策、入户走访等方式,将上级工作精神落到实处。在奎木沟村中广核项目推进过程中,针对村民对土地流转政策不理解、担心收益不稳定的问题,她迅速组建一支10人的党员先锋队,白天挨家挨户走访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,算清经济账、发展账;晚上组织党员与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,收集意见建议,针对村民顾虑制定个性化补偿方案。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丈量土地,查阅二十年前的土地台账,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协助调解,最终成功化解矛盾,保障项目顺利落地。她用实际行动诠释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畅通无阻。她总是说:“我甘做一座桥,一头连着党的重托,一头系着百姓的期盼,默默承载起千钧信任。”


组宣委员工作千头万绪,陈丹丹却总能将其梳理得井井有条,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,善于做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,推动辖区“爱心长跑志愿者协会”发展壮大,300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长期致力于帮扶困难群众,她们的脚步走过15个乡镇54个村落,帮扶孤寡老人、尘肺病患者、困境儿童200余人。她深耕乡村发展一线,将青春岁月化作服务群众的坚实脚印,她以赤子之心,在新时代的壮阔画卷中,奋力描绘着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最动人的色彩——那色彩,是党旗的鲜红,是泥土的厚重,更是初心的纯粹。


分享到微信X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