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
2025-07-14???08时33分 浏览次数:

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保持全省领先


本网讯(记者乔溪)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市不断拓展生态价值实现路径,碳汇品牌持续叫响,生态优势加快向发展优势转化。累计备案降碳产品507万吨,居全省首位。


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全省领先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市累计获评5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个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我市为全省首个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。围场、隆化同时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双命名,占全省获双命名地区的三分之二。全市累计获评数量占全省一半,位居全省第一。


碳排放重点企业监管能力持续加强。组织专家对重点碳排放企业开展帮扶督导,配合省厅开展电力企业碳排放核查、复核,督促企业按时完成年度碳排放报告报送及月度存证工作,组织我市6家电力企业足额完成全国碳市场3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工作。


降碳产品价值实现保持全省领先。配合完成全省首个降碳产品方法学《承德市森林固碳生态产品试点项目方法学》,成为全省标准;累计备案降碳产品507万吨,占全省首位。2021年实现全省首笔降碳产品交易,累计完成5批次交易,连续三年承办全省交易仪式。截至目前,我市共110万吨降碳产品,实现生态价值转化6000余万元,居全省首位。建设银行、中信银行、中国银行为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降碳产品授信7亿元,为全省提供了“承德经验”。


排污权交易改革成效显著。市有关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的若干措施》等文件,压缩审核时限至3个工作日内;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承德分行等5家机构召开排污权交易宣讲会,搭建政银企服务桥梁。2022年7月启动以来,兆丰钢铁、黎河肥业、燕北冶金等企业累计完成排污权交易350笔,交易化学需氧量104.48吨、氨氮12.02吨、二氧化硫1484.65吨、氮氧化物2709.59吨,金额3875万元。


碳汇品牌持续叫响。深挖“降碳产品价值实现+生态损害赔偿”潜力,累计完成24例自愿购买案例,价值实现110万元。推动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申报国家第二批CCER审定与核查机构,帮扶塞罕坝机械林场、御道口林场造林碳汇CCER项目开发。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。建立并联审批机制,推进排污权金融赋能,全力保障建设项目落地,完成排污权交易87笔,交易金额338万元。


分享到微信X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